10#
以笔者的粗浅认识,对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方法作出明确或建议。1、土质、填石、土石路堤的界定方法:现行规范已明确了土石路堤、填石路堤的定义。因此,路堤类型的确定,首先应按《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进行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确定为硬质岩石(R≥60MPa)、中硬岩石(R :30~60MPa)、软质岩石(R :5~30MPa);然后在料场取已解小后的代表性土样按试验路方案进行摊铺、平整和碾压,在碾压好的平面上画出若干代表方格(2m×2m),把方格土石挖出来,用37.5mm筛筛得路堤类型有文献提出直接在料场取样筛分,因碾压过程石料部分会破碎,故碾压后取样较符合实际。2、压实质量检测:对于填石路堤,现行规范中提出在试验路时采用孔隙率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压实沉降差作为检测双控制指标,同时结合外观检查。对于孔隙率的计算,填料干密度试验规范提出采用“水袋法”,笔者认为应明确为《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中的“灌水法”,较为严谨。填料视密度规范未明确是否需要测出所含粗细料后计算综合密度,建议分别测定强、弱、微风化石料和残积土密度后计算综合密度。另外,沙庆林院士的研究认为,压实过程只是单个颗粒石料的相互接近,而不能使单个颗粒内部孔隙减少,不能采用视密度,而应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对于土石路堤,对于中硬、硬质土石路堤,在试验路时压实到最大干密度,也即是压实到高的压实度后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压实沉降差作为检测双控制指标。现场干密度试验与填石路堤一样采用“灌水法”,规范条文说明中提出要配制不同含石量的试样进行室内大筒击实试验,并确定不同含石量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绘出不同含石量最大干密度曲线。笔者认为,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击实试验中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应当采用现行土工规程中的“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或“振动台法”,如对于含石量在30%~40%之间的土石路堤,建议与土质路堤一样对细料进行“击实”和“灌砂法” 试验,以压实度进行质量控制。现行施工规范中规定对坚硬石料需根据不同粗料含量对细料的最大干密度进行修正,但未明确粗料与细料的界限粒径,根据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在“灌水法”试验中是以60mm作为细料与粗料(石块)的分界,而“击实”试验中是以40mm作为分界,而据罗竟、邓延权等专家的研究,则以5mm作为分界,美国AASHTO以4.75mm作为分界,考虑到规范是以37.5mm划分路堤类型的,故建议统一按40mm作为分界,与土工试验规程更为一致。对于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现行规范明确按土质路堤要求执行。但笔者认为,软质石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为5~30Mpa,而一般情况下,石块强度大于20 Mpa时,不易被压路机压碎。因此,对于软质石料土石路堤,当石块强度大于15 Mpa的,压实质量控制仍按土石路堤规定执行,相反则按土质路堤规定执行。应当指出的是,在土质路堤的压实度检测中,经常在遇到现场土中含有一部分粒径大于击实试验时的颗粒,也即超尺寸颗粒。建议调整方法为:如超尺寸颗粒只有一二颗,将其放入试洞中,然后灌砂试验;如颗粒较多,放入试洞后会互相叠架,使灌入砂砂量减少,故需测出超尺寸颗粒体积V和质量m,剔除其质量和体积后计算合适尺寸颗粒压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