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监理资料的管理水平直接反应现场监理机构的水平、监理人员的素质及监理工作的质量,是反应监理实行“四控、两管、一协调”工作的过程资料,是最真实,最原始的凭证。一方面体现了监理工作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应该是规避风险的依据,综上所述监理资料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认识监理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监理资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监理的主要工作是控制,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为了使其更有效的为监理企业服务,促进监理企业更规范的发展,需加大监理资料的管理力度,提高监理资料的管理水平,使监理资料管理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监理企业应高度重视资料管理工作,把资料工作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监理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以及《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对监理资料的科学化管理可以极大的提高监理工作效率,可以为监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能再需要时及时有针对性的提供完整的资料,能做到有据可查,真实、有序。必要时也有可能提供自己规避责任的有力证据。反之如果监理资料混乱,甚至丢失,就会影响监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是对自己、对企业的极端不负责任。对监理资料进行科学管理,不断不仅为资料归档提供可靠保障,还未公司留存有价值的工作成果。
二、对施工资料的管理。
施工资料是施工过程中的记录,每一个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的实体合格文件是监理工程师对现场实体进行检查,以验证工程资料的真实性。施工资料不符合要求,则对工程质量就无从谈起。监理资料要做到及时、真实、有序,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对施工资料的控制也应从工序、分项、分部工程做起,细分目标,步步把关。所以对施工资料的监理是一项重要内容。
施工资料也是日后施工单位质量责任的证据。施工单位有义务做好施工资料的管理。为了促使施工单位对施工资料管理的重视,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就要强调施工资料的重要性,要交待有关施工报验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条件。特别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定要严格把关,坚持报验必须资料先行,各项施工资料必须真实、合格的原则。在平时的工程例会上也要多次重申,并争取获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三、监理资料收集、整理
对监理资料的管理,资料的收集是主要任务。首先,开工初期必须督促施工单位承包呈报人员资质,前期设备报审,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等,都要及时收集、整理。
施工材料进场应做好见证取样登记台账及材料进退场台账,仔细核对资料与现场是否相符,有无违规材料。对各方往来文件做好收发登记,对相关重要文件要传阅每一位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按业主及监理单位的要求对资料进行编号归档,使人一目了然,容易查找。
在工程过程中,现场与资料要相辅相成,做到及时、真实、可查。
四、如何做好监理资料
1、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要求
监理资料仅仅依靠个人是无法做好的,必须通过现场其他监理人员相互紧密配合,明确责任、职责,制定“谁监理、验收、谁负责”的监理资料管理原则,来确保监理资料的连续性及完整性。
加强对监理资料的管理。监理资料是工程建设中纪实资料,是解决参加工程建设的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等各单位之间产生纠纷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工程质量,合格支付工程款的重要资料,编制好监理资料也是监理自我保护,赢得业主信任的必然需要,因此监理资料的管理是每个监理人员应尽的责任,是向社会,向业主,向企业负责的体现。
2、不断的提高资料管理水平
在管理资料过程中,应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为材料、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多方面补充自身的不足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通过与其他监理人员,施工人员不断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真正做好对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如何解决监理资料管理中存在问题
1、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使之了解认识到监理资料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了解监理资料编制过程具有阶段性、时效性、特殊性使监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认真、及时、准确规范的完成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更不会出现弄虚作假现象。
2、利用网络管理。在监理资料管理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监理资料管理技术和经验。计算机网络不仅能使信息共享,还能与业主及施工单位各方进行沟通,提高效率,实现资料管理的现代化。
六、结论
监理资料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对事业殚精竭虑,对工作尽心尽力的体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按合同要求为建设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使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使监理单位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这样才更方便以后资料的管理。思想上对监理资料的重视加上行动才能让监理资料在施工阶段发挥更大作用。
要做好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提高监理人员业务能力、自身素质的基础上,还需要监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及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工程竣工后才能留下一套完整的、有价值的监理资料。
作者简介:赵立根,助理工程师。